妈祖九月初九祭海仪式

研几2024-05-25 03:55498 阅读12 赞

神圣信仰,妈祖文化的祭典流程

1、 仪式 祭典由主祭一人、与祭若干人、司仪、司香、读祝文等各一人主持,还有司钟、司鼓、司乐、司僚等执事。祭典在鸣炮、鸣钟、奏乐中开始,主祭、与祭等各就各位,虔诚地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接着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最后“焚祝文、焚宝帛”,又在香烟。

妈祖九月初九祭海仪式

神圣信仰,妈祖文化的祭典流程

宫中正殿挂有“天后圣迹图”,偏殿挂有“天文星图”。宫内外灯火辉煌,神坛前安放装满五谷的大海螺壳,宴桌、鲜花、香烟缭绕。午后涨潮时,海滩上排列宴桌,以全猪、全羊为祭品,祭祀妈祖及其父母、兄嫂,这一仪式被称为“祭海”,是莆田地区独有的祭典形式。

妈祖九月初九祭海仪式

妈祖是什么佛?是保佑什么的?

妈祖是海神,是保佑海上安全、守护平安、消灾避难的。民间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妈祖是历、现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真名林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因救助海难逝世,年仅。

妈祖九月初九祭海仪式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

妈祖祭典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和九月初九举行,分为春祭妈祖和秋祭妈祖两次祭典。最早的妈祖祭典,是指历代地方官员和湄洲妈祖祖庙在特定日期举行的祭祀妈祖的一种盛大礼仪规范。妈祖祭典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日,以妈祖祭典为主要内容的《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

妈祖民俗仪式为什么盛行

妈祖是两岸民众共同信奉的海上女神。相传,公元960年,中国农历三月二十三,一位女孩诞生在湄洲岛上一户林姓人家。女孩出生后直到满月都不啼哭,父母便给她取名叫做林默。默娘从小聪慧好学,16岁起就行善济困、扶危救难,多次救助海上遇险的船只和患病的乡亲。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年仅28岁的默娘在一次救助。

传统祭海活动

传统祭海活动是我国沿海地区的文化瑰宝,其中青岛田横祭海、琅琊祭海、妈祖祭海和荣成市祭海等活动各具特色。1. 青岛田横祭海:这一活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海仪式涵盖了洒酒祭海、祭拜龙王、船模祭祀等环节,表达了渔民对海洋的敬畏之心,并祈求海神庇佑,使渔民得以平安作业、丰收而。

妈祖祭祀文化有哪些特色?

除了妈祖诞辰,农历九月初九的妈祖升天日祭祀活动也非常盛大。但因为是忌日,纪念活动的特点是戒荤,供品不备五牲,一律用素食,祖庙内部住持祭祀的道士也必须进行三斋六戒。像妈祖诞辰和妈祖升天日所做的醮都属于清醮,就是常年纪念活动。除此以外,还有大醮,大醮就是大庆典的纪念活动,湄洲祖庙在祖庙。

妈祖信俗的由来

⑺祭舞,由舞生执凤羽、龠管,采用云步、叠步等传统戏曲舞步。湄洲妈祖祖庙的庙会是指特定节日和重大祭祀活动,具体包括:⑴妈祖诞辰。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⑵妈祖升天。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妈祖逝世纪念日。⑶割火分灵。各地建妈祖分灵庙时要捧着神像到湄洲妈祖祖庙举行“取香灰”的分神仪式。⑷谒祖进香。妈祖。

妈祖到底是什么?

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诞生于莆田县湄洲岛,为宋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尊为海上女神,又名天后圣母,天王母后。

妈祖是什么意思

其特点为祭祖与祭妈祖合二为一,是海内外各妈祖宫庙护送本宫妈祖圣像到贤良港天后祖祠朝圣、进香的一种祭祀仪式,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9月贤良港“妈祖回娘家”信俗活动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祭仪式在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举办,秋祭在农历九月初九。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