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糍粑的习俗

研几2024-06-16 15:31335 阅读10 赞

糍粑的来历

冬至吃糍粑 纪念母猩猩 福州人冬至吃糍粑的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古代,福州一个年轻后生上山砍柴,被一“禽母”(雌猩猩)抓走,后来两者生下一个儿子。几年后,男青年思乡心切,一天终于趁着“禽母”外出抱着儿子逃回家去。幼儿离开了母亲,天天哭闹不停,青年无奈下想起在山上的时候,“禽母。

冬至吃糍粑的习俗

立冬的时候为什么要吃糍粑

糍粑一般是用炭火烤,叫烧粑粑,用青菜汤下粑粑片,叫煮粑粑,与腊肉炒,叫炒粑粑。粑粑做得多,一时吃不完的就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内,这样可以储藏2到3个月都不会坏,到插秧时候有粑粑吃。有些爱讲究的土家人,还用蓼竹叶包成1对1对的,在粑粑内放有芝麻和糖,吃起来又甜又香,俗名叫“蓼叶子。

冬至吃糍粑的习俗

南方冬至节的风俗有哪些?

1、吃糍粑: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小糍”。2、吃甜丸: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

冬至吃糍粑的习俗

冬至吃什么,有何风俗?

南方冬至习俗 1,吃糍粑 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小糍”。2,吃甜丸 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

冬至吃糍粑的寓意是什么

1. 冬至吃糍粑的寓意是团结和团圆。2. 糍粑由糯米制成,糯米具有粘性,象征着亲人间关系的紧密和团圆的含义。3. 糍粑的黏结成团象征着全家和睦团结,代表着家庭和睦的重要性。4. 因此,冬至吃糍粑的习俗象征着家庭团圆和和睦团结的美好寓意。

福建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1、糯糍粑 糯糍粑,是南平光泽诸多地方小吃中较出名的一种,和福州的“米时”类似。它是用当地产的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笼里或锅里蒸熟,然后倒进石臼里,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民间俗称“打糍粑”。2、艾叶煲鸡 龙岩武平的冬至食物,最为普遍的是吃鸡,用艾叶杆煲鸡,熬出浓浓的鸡汤,老人在。

南方冬至的风俗吃什么

2.糍粑 冬至舂糍粑,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是一项热闹非凡的传统节日习俗。冬至吃糍粑其实在国内不少地区盛行,比如福建闽北、云南等,只不过糍粑的口味和形态不尽相同罢了。糍粑以糯米为主,蒸熟放入石臼中反复使劲捶捣,期间还需要揉捏翻面,直到捶至糍粑黏糊柔韧的状态,用手捏成小团。可以拌糖和芝麻。

云南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云南冬至吃的风俗食物有豆面汤圆、糯米饭、糍粑。1、豆面汤圆 在玉溪,冬至这一天要吃豆面汤圆。用磨好的糯米面,然后揉成面团,下锅煮,煮熟的汤圆就着豆面吃,有朴实香甜的味道。2、糯米饭 丽江本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又有全世界热爱丽江的人汇聚到这里,所以,如今丽江冬至的传统习俗也融汇其他地区的。

福州人冬至吃的叫什么

米时是大米和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磨成浆,压成半干后搓成的圆形丸子,煮熟,外粘豆粉、糖即可食用。福州人搓米时的时候,桌上置竹箩,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泥塑男女孩童一合,瓶插红色菊花。搓米时也称搓圆,寓意团圆;米时则象征时运转。福州人冬至吃糍粑的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