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

研几2024-06-16 14:42122 阅读97 赞

潮汕人拜月娘是怎么祈求

潮汕人拜月娘祈求的方法是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吃过晚饭后,妇女们便换上新衣,带领孩子们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时节,柚子、柿、杨桃、石榴、油甘、凤梨、林檎、芋头、柑等果蔬,人们就将这些当令物产和月饼、糕点、煎堆、油饼等奉献给月娘。有些人。

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

汕头中秋节的风俗

潮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头,民间有剥芋食芋之俗。这方面方志也有所记载,清顺治《潮州府志》云:“中秋玩月,剥芋食,谓之‘剥鬼皮’。”清嘉庆《澄海县志》说:“(中秋)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剥鬼皮’。”清乾隆《揭阳县志》载:“(中秋)或剥熟芋而食,谓之‘剥鬼皮’”。今天,潮。

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

「潮汕民俗」中秋节“拜月娘”“烧蚁窑”闲笑庭前喝功夫茶吃月饼

晚饭后,圆月升空,便开始祭拜。祈求天宫太阴娘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拜月娘”是潮汕的方言,因为月亮属阴,因此我们俗称“太阴娘”。记忆中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拜月娘,要准备很多好看的笔记薄子和圆珠笔,还有新书包拜月娘,保佑读书学习用了这些就能学习好,读书没烦恼!中秋夜烧瓦窑(即“烧蚁窑”)是。

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

潮汕中秋节拜月娘要准备什么

把一张桌子放在月亮下面,摆上各种供品,如月饼、柚子、龙眼等,然后点燃香烛,向月亮行礼祭拜。这个习俗称之为“拜月娘”。不少潮汕小孩在中秋拜月都喜欢在供桌上安放文具和课本,祈盼月娘保佑自己读书聪明,成绩优秀。在拜月娘的过程中,人们会准备柚子、柿、杨桃、石榴、油甘、凤梨、林檎、芋头、柑等。

潮汕拜月娘说四句

拜月娘,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

潮汕拜月娘的由来

潮汕拜月娘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拜月的习俗很早就在中国流行。潮汕地区(潮州、汕头、汕尾、揭阳)中秋拜月,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潮人谓拜月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

拜月娘是什么意思

在潮汕地区,每家每户会在八月十五中秋夜“拜月娘”。拜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亮的崇拜,后来民间相传嫦娥的故事,作为天体的月亮被人格化,故称其为月姑或月娘。拜月娘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之说。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头”。传说是百姓。

潮汕中秋拜什么

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头”。传说是百姓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芋头”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瓦窑(即“烧蚁窑”)是潮汕的另一习俗。烧瓦窑有两层意思:一是纪念当年潮州人民燃放烟火约好杀掉元兵的信号;二是因潮音。

潮汕风俗 | 拜月娘

中秋当天,潮汕人家一般会先在家里设案祭拜祖先。大多以斋菜贡品为主。中秋夜吃过晚饭后,妈妈会备好香案纸品,摆上各类供品,等候月亮升起。柚子、柿子、杨桃、石榴、油甘、菠萝、青柑、橄榄等水果;月糕、月饼、煎油果、甜酥等当地特色糕点。部分地区拜月娘也会摆上芋头。传说是苍生为了不忘胡人统治。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